编辑精选
-
《全球数据泄露态势月度报告》(2025年2月)
《全球数据泄露态势月度报告》(2025年2月)
-
《全球数据泄露态势月度报告》(2025年1月)
为了掌握数据泄露态势,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风险,数世咨询联合零零信安,基于0.zone安全开源情报系统,共同发布《数据泄露态势》月度报告。该系统监控范围包括明网、深网、暗网、匿名社群等约10万个威胁源。除了月度的数据泄露概况以外,报告还会针对一些典型的数据泄露事件进行抽样事件分析。如果发现影响较大的数据伪造事件,还会对其进行分析和辟谣。本期报告的统计区间2025年1月。
最新动态
-
当数据安全防线告急,DLP如何筑牢安全基石?
2023年,某知名车企因员工使用未经授权的云存储服务,导致新款车型设计图纸泄露,直接经济损失超2亿元;2024年初,某医院信息系统被攻破,50万份患者病历在暗网被卖;更令人担忧的是,据统计,85%的数据泄露事件都源于内部人员的无意过失。
-
腾讯云的体系化金融反诈能力
电信运营商、银行金融机构、高校研究机构以及腾讯云在内的多位专家分享了金融电信网络诈骗真实案例、金融反诈最佳实践、AI应用技术方案,并共同发起体系化金融反诈联合倡议。
-
别怪技术不够硬,网络钓鱼拿捏的就是“人性漏洞”
AI 写文案、深度伪造语音、锁定你最熟悉的品牌与同事——2025 年的网络钓鱼,比你想象得更“懂人性”。IBM 报告显示,钓鱼已成全球第二大数据泄露元凶,人均损失 476 万美元。问题不在技术,而在于人的注意力与情绪,被黑客精准利用。
-
AI催生DLP新战场 | 天空卫士连续6年入选Gartner 全球数据防泄漏(DLP)市场指南
管理数据外泄风险仍然是企业的重大挑战之一,客户处出于各种因素寻求DLP。最近,一些组织对使用DLP控制机器对敏感信息的访问表现出很大兴趣。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运用和数据的不断扩散,数据外泄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
2025年渗透测试现状报告:关键漏洞不能全靠“随缘”修复
《2025渗透测试现状报告》揭示,尽管大多数安全负责人对本机构的防护能力颇具信心,但关键漏洞修复滞后却是常态,尤其是在生成式AI(genAI)应用方面,严重漏洞的处理率不足两成。